叶酸缺乏神经病
叶酸(folic acid)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,在蔬菜、酵母、肝、肾、乳肉等食物中含量丰富,但烹调后易破坏。叶酸为一种抗贫血因子。人类缺乏后可引起类似
恶性贫血现象。当
叶酸缺乏时,DNA合成障碍,从而使迅速分裂的造血系统和胃黏膜发生病变,可并发神经系统损伤。
天然食物中的叶酸以多谷氨酸形式存在,由空肠微绒毛黏膜上皮细胞的γL-谷氨酰羧肽酶催化将其水解成双谷氨酸和单谷氨酸,通过被动(高浓度时)和主动(低浓度时)吸收进入肠细胞后,单谷氨酸被还原和甲基化成N5-甲基四氢叶酸进入血浆,与血浆中白蛋白松散结合,转运到肝脏和其他组织,并与对叶酸有高度亲和力的叶酸受体结合。在这些组织细胞内N5-甲基四氧叶酸在维生素B12的作用下脱去甲基重新结合成聚谷氨酸盐,贮存在细胞内或起辅酶作用。胆汁中的单谷氨酸可经重新循环被小肠重吸收。叶酸在尿中降解和排泄。
食物中叶酸进入人体后,被还原成具有生理作用的活性形式四氢叶酸(tetrahydrofolic acid,TH
FA),它是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基团的传递体。叶酸携带一碳基团形成N
5-甲基TH
FA、亚甲基TH
FA等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,进一步合成DNA和RNA。参与甘氨酸和丝氨酸之间、组氨酸和谷氨酸之间、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之间的相互转化,并参与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,如血红蛋白、肾上腺素、胆碱、肌酸等。需要量6个月以内婴儿为25µg/d,6~12月为35µg/d,1~3岁50µg/d,4~6岁75µg/d,7~10岁100µg/d,11~14岁150µg/d,成人200µg/d,孕妇400µg/d,乳母280µg/d。